
公司簡介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氣象局原局長秦大河近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呼吁,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立法和信息公開發布,讓大氣污染治理有法可依。
秦大河介紹,氣候變化問題是當今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國是最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國家之一。近百年我國陸地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91 ,高于同期全球增溫幅度。氣候變化導致我國區域性高溫事件、氣象干旱事件和強降水等極端事件出現頻次趨多,每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在2000億元至3000億元之間,占GDP的1%至3%。人類活動通過燃燒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不僅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也排放了大量的大氣污染物。據統計,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等大氣污染物排放的70%以上來自燃煤和汽車尾氣。在傳統煤煙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況下,以細顆粒物(PM2.5)、臭氧為特征的區域復合型大氣污染日益突出。今年1月,中東部地區連續出現覆蓋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污染物濃度水平高的重度霧霾天氣,對大氣環境、群眾健康、交通安全帶來了嚴重影響,還引起了公眾恐慌。
“要統籌考慮科學應對氣候變化和大氣污染防治。”秦大河說。
為此,秦大河建議,盡快構建對各省(區、市)的大氣環境整治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并將其指標明細化。要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相關立法工作和信息公開發布,讓大氣污染治理有法可依。建立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區域內省級人民政府負責同志參加的區域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加強統籌和考核監督。強化目標責任落實,將環境空氣質量指標納入各級黨委、政府負責人環??冃Э己梭w系,嚴格考核問責。
“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立大氣污染監測預警機制。”秦大河指出,要從科學層面繼續開展對大氣污染及霧霾天氣形成機理、源解析和污染遷移規律研究,加強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決策技術系統的跨部門科研合作。推進區域大氣污染監測數據資料的跨部門共享平臺建設,加強大氣污染監測、預報和預警能力,及時為政府和公眾提供有效的預報、預警信息。
秦大河還建議,應用氣候與環境友好的協同控制策略控制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要盡快改變一些地方不講科學的過高GDP增速預期,抑制盲目投資沖動和產能擴張。開展科普教育,增強全社會科學應對氣候變化和控制大氣污染的意識。